在中美经贸关系这幅复杂图景中,特朗普颁布了一项行政命令,这一行政命令引发了不小波动,它一方面想吸引对美国的投资,另一方面又给中国投资设置诸多限制,其中存在的利益博弈以及潜在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投资新招吸引资金
该行政命令推出新举措,目的是吸引在美国的投资,承诺加快对规模超10亿美元项目的环境审查,以此加快大型项目落地速度,还设立了“快速投资通道”,重点关注来自所谓“盟友和合作伙伴”的投资,只是这部分目前没具体说明是哪些来源,这一系列操作确实吸引了不少外界目光。
中方投资计划受阻
此前北京打算给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将其作为与特朗普政府贸易谈判等问题的筹码,然而事情发展与预期相反,特朗普呼吁限制中国在美国技术领域的投资,呼吁限制中国在美国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呼吁限制中国在美国能源领域的投资,这使得双方达成投资协议的过程变得极为复杂,中方原本的投资计划仿佛遇到了一堵无形的墙。
审查导向发生改变
总统发布命令,改变美国政府对外国在美投资的安全审查方向,一方面要限制更多中国投资,另一方面依据盟友与中国的所谓“可验证距离和独立性”,放松对盟友投资的监管限制。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针对中国投资审查仅占14%,原因是多数中国投资者避免涉及敏感行业交易。可现在情况不同了。
审查方式重大转变
根据行政命令,美国不再仔细审查每一项中国投资能否通过“缓解协议”批准,而是直接禁止更多中国投资,以往收购后会有对公司持续监控等操作,目的是确保敏感数据安全,现在这种精细化审查不存在了,而且命令也未详细说明“适当安全条款”的相关规则,也未详细说明“避免与中国合作”的相关规则。
现有审查制度漏洞
目前,美国法律无法阻止中国公司在美国设立子公司,无法阻止中国公司雇佣美国人研究先进的人工智能,这成为当前审查制度明显的漏洞,如今行政命令要求财政部探索增强外国投资委员会即CFIUS的权力,以限制美国“人才和业务”流失,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不过具体措施尚不明确。
投资限制层层加码
此前在拜登领导时,美国财政部限制美国在中国开展绿地投资以及企业扩张,只是对上市公司的投资给予了豁免 ,而这次行政命令又指示政府考虑限制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 ,这意味着诸如养老基金等美国投资者可能会减少对中国的投资 ,另外 ,曾经滴滴赴美上市因监管问题受阻这一情况 ,也反映出中美投资环境的复杂性 。从这一系列行政命令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谈判重点可能集中在购买美国商品和关税方面,同时,还在不断收紧针对中国投资的国家安全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中美投资关系走向备受关注,针对此,你觉得特朗普这些行政命令会对中美投资关系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展开讨论,要是觉得文章有用那就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