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上深”等地的政府部门,在1个月时间里,接连对虚拟货币交易实施了强监管,这给虚拟货币市场造成了强烈冲击,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多地监管风暴来袭
11月15日,上海的监管机构联合印发了一份通知,这份通知叫《关于开展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排摸整治的通知》,其目的是对虚拟货币交易所等展开摸排工作,期望能在早期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许多地方也开展了类似监管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对虚拟货币交易的严格监管态势,给虚拟货币交易施加了限制。
此前在11月11日,《证券日报》对BiKi交易所进行了揭露报道,《证券日报》隶属于人民日报,该报道指出BiKi交易所上线了“三无空气币”,这则报道引起了轩然大波,杜均在朋友圈连续辟谣,然而却难以改变公众对相关交易所的质疑,更多人开始关注虚拟货币交易所的合规问题。
官媒点名行业乱象
在各大加密货币交易所里,Biki、抹茶、币安等众多交易所被官媒着重指出,这些有名的交易所被点名,这意味着行业普遍存在不少问题,大交易所是这样,许多小交易所还被曝光出现跑路情况,致使投资者损失巨大 。
这一系列事件显示出,虚拟货币交易行业存在诸多混乱现象,并且缺少有效的规范与监管。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投资者面临着巨大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这种情况促使监管部门加大对该行业的整治力度。
监管沙盒的探索
各国持续出台政策,加密货币被纳入“监管沙盒”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加密货币交易所也在被考虑的范围内。新华社有相关报道,回顾数字货币与区块链在监管沙盒中的发展历程,数字货币实验区争取转型并实现合规化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
不过海南试验区看似给加密货币交易所带来了机会,可实际情况没那么乐观。海南“监管沙盒”政策里,入驻规则没完全公布,监管主体没完全明确,监管方式等规范性细则也没完全公布。这就如同有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数字资产交易所头上,导致交易所们不敢轻易冒险。
海南监管的挑战与机遇
假如海南按照香港的模式制定监管政策,那么符合监管要求、能进入实验区的交易所数量极少,而且在沙盒结束后,面对未知的新监管,交易所要找到出路更是难如登天,从这个角度讲,海南的监管给交易所带来了极大挑战。
但换个角度看,海南“监管沙盒”有国际政策支持,也有地方政策支持 。它存在一种可能性 ,就是带领加密货币走向更长远的未来 。比如说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取代“纳斯达克” 。所以这也给交易所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会 。关键就在于谁能抓住这个机会 。
头部交易所的合规之路
2018年3月24日,火币集团旗下的火币美国成功拿到美国MSB牌照,凭借此牌照它能在美国多数州开展交易 。另外,火币在澳洲、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组建了合规团队,积极促使数字货币运营走向合规化 。2018年11月1日,火币又参与了香港证监会的监管沙盒计划 。
OKex跟着火币进入了海南,这说明海南成了交易所在突破监管时的关键地方。海南有相对宽松的平台,这给欧科集团实现合规化带来了更多机会,同时也表明头部交易所在面对监管时都在努力寻找合规发展的道路。
币安的突围尝试
如今币安停止了对美国用户的服务,停止了对中国用户的服务,停止了对日本用户的服务,也停止了对伊朗等多国用户的服务,其去中心化交易所Binance DEX可能会成为各国加强对其监管的新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币安于12月3日急忙收购了北京区块链初创公司DappReview,试图通过在国内收购全资子公司来实现突围。
币安的这一行为还表明,在受到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大型交易所承受着巨大压力,它们需要持续探寻突围的途径,可是这种尝试能否取得成功还是个未知数 。你觉得虚拟货币交易所在严格监管下最终能否找到恰当的发展道路呢 ?赶紧点赞、分享本文,并且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